过敏如何正确应对?

发布时间: 2023-10-12

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过敏病人,严重的有过敏性休克、喉头水肿等,轻一点的表现为全身皮疹、瘙痒等。那么,过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今天,小电医生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过敏反应的相关专业知识,一起来学习一下吧!

什么是过敏?

过敏,也叫「过敏反应」或「变态反应」,是指机体对无害的外界物质(过敏原)产生异常反应,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。通俗的说:人体的环境是和谐的,本应对正常的东西没反应,但有的人却产生了不好的反应(如打喷嚏、咳嗽、呼吸困难、红眼睛、皮肤痒等),这种情况称之为过敏。

过敏的常见表现,可以是局限于部分器官,也可以是危及生命的全身反应,轻者如鼻子痒、打喷嚏、流鼻涕、眼睛痒、咳嗽、喘息、皮肤风团、瘙痒、水肿,食物过敏者常出现腹痛、腹泻,严重者血压下降、意识丧失,出现过敏性休克。

过敏的原因?

       过敏的发病原因包括内在因素、外在因素两大方面,也就是个体遗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:

内在因素

就是本身具有过敏体质,过敏体质有遗传倾向,爸爸妈妈都过敏会大大增加孩子过敏的几率,妈妈过敏对孩子的过敏体质影响更大些。

外在因素

如空气污染、环境的过度清洁等,其他包括饮食、气候变化、接触过敏物的频繁程度,都会对是否过敏造成影响。海鲜等高蛋白饮食、辛辣食品、酒、吸入花粉、尘螨、寒冷天气、接触化学物品、肥皂、洗涤剂等是过敏最常见的诱因。

过敏的误区

误区一、过敏是免疫低下的表现

免疫力是机体抵御外界感染的必要条件。产生抗体,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方式之一。过敏的患者,不是没有免疫力,也不是免疫力低了,而是,把外界正常的物质,当成了“不正常”的物质(过敏原),产生了针对这种物质的特殊抗体,一般指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 (sIgE),sIgE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,形成致敏状态,当患者再次接触这种过敏原,过敏原与IgE桥联,触发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,从而产生喷嚏、流涕、眼痒、皮肤痒、水肿,甚至休克等过敏的临床表现。所以说,过敏反应是一种免疫紊乱,过度敏感(Hypersensitivity)。

误区二、食物不耐受=食物过敏

食物不耐受是个有争议的概念。慢性皮肤或消化道症状,如湿疹、慢性腹泻的患者、咳嗽患者,常有可能对某些日常进食的物质,如鸡蛋、牛奶、小麦等出现体内抗体增高,一般避食1-3个月即可好转。食物不耐受与注射疫苗无关,多不会诱发急性鼻炎与哮喘。食物过敏则属于速发过敏症,一般在进食过敏食物数分钟到2小时以内出现皮肤、消化道症状,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。食物过敏多随年龄增长改善,如婴幼儿期鸡蛋、牛奶过敏5岁左右半数消失,部分食物(坚果、海鲜)过敏持续终身。

误区三、过敏性鼻炎、哮喘能自愈

真正的过敏性鼻炎如不有效干预和治疗,发展为过敏性哮喘的几率很大,而且一般不会自愈。治疗方案需要在对症用药基础上,尽可能避免过敏原,配合脱敏治疗,方有望减轻症状,减少甚至停止用药,还可避免新发过敏,并阻止鼻炎向哮喘进展。

误区四、过敏性哮喘不能运动

过敏性哮喘在急性发作期不要做剧烈运动,但是在缓解期时可以适当运动,只是要考虑到避免过敏原,如霉菌过敏者不适合在室内游泳,因游泳馆内较潮湿,可能存在大量霉菌;还有花粉过敏者不能在花粉飘散季节进行户外运动,因会吸入大量过敏原而导致过敏急性加重。

误区五、谈激素色变

多数过敏性疾病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,吸入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一线用药,激素量小、安全、有效,已被大量研究证实。特别对于支气管哮喘者,吸入激素类药物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,避免哮喘反复发作,造成肺功能进行性下降。但大多数患者谈激素色变,担心会有激素副作用。其实,吸入类激素药物,每日用药约200微克,不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,也不会产生其它全身副作用。

误区六、湿疹就不能洗澡

绝大多数的湿疹是可以洗澡的,只有严重皮疹伴有皮肤渗出者不能洗澡,容易诱发皮肤感染。尤其对于皮肤干燥者更需要皮肤保湿护理,2~3天可洗1次,洗时不用浴液和香皂,时间在10分钟以内合适,忌过度清洁皮肤角质,洗后皮肤擦干立即外用医用护肤保湿霜,不洗澡时也需要进行皮肤保湿护理,每日2次。

误区七、免疫治疗期间可以不用对症药物

免疫治疗也称为脱敏治疗,是唯一针对过敏病的对因治疗方法,通过舌下含服或皮下注射方式刺激机体产生封闭抗体,降低机体对过敏原的敏感性,但其起效比较慢,一般在2~3个月起效。脱敏治疗期间,患者仍需根据病情,配合对症药物应用。

误区八、过敏原检测阴性就一定不过敏

能诱发过敏反应的过敏原非常多,而目前临床中能够检测的过敏原种类有限,因此部分过敏原可能没有查到,患者可以通过食物日记来进一步发现过敏原。还有部分过敏的症状由非过敏原因诱发,需要有经验的临床医师进行综合判断治疗。

误区九、过敏原检测阳性就一定过敏

过敏原检测发现某种特异性抗体阳性,反映患者对此种“过敏原”是“致敏”状态,是否“发生过敏”,还要结合临床,观察症状是否跟接触后或食入该物质有关。单纯过敏原检测阳性,而无任何临床症状,属于食物致敏,无需避食该食物,只要随诊观察即可。

误区十、花粉过敏带口罩避免就行

花粉过敏会诱发季节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接触性皮炎等。我国北方地区,每逢春季(4-5月)和夏秋季(8-10月)空气中会飘散大量致敏花粉,通过戴防花粉口罩,可以有效减少花粉吸入,但尚不能完全避免接触,所以中、重度花粉过敏者,仍需要配合对症药物治疗,及考虑提前进行免疫治疗预防下一个季节发病。

过敏机理是什么?多见于什么年龄?

       过敏是机体与外界接触过程中,发生的一种免疫紊乱。过敏是人类从出生到老年(0-80岁)都有可能罹患的病症,并没有特殊的年龄界限,青少年及中青年发病多见。过敏一旦发生,常呈慢性过程,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干扰,甚至使患者时刻面临生命危险。

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?

       过敏原的检测手段一般分为体内法和体外法。

体内法:点刺实验、斑贴试验、激发试验等

体外法:血清过敏原抗体检查

在选择检测手段时,患者应详细提供可能的致敏物质,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方法。

斑贴试验:主要检测日常接触的化学制品,如甲醛、硫酸镍、氯化钴等。推荐面部皮炎患者、接触化工、装修工等特殊环境的患者使用。金属过敏、口腔材质过敏、植入物过敏,都可以通过斑贴试验明确。

点刺实验、血清过敏原抗体检查 :常见的食物(鱼肉、牛奶、鸡蛋、海鲜、水果等)和吸入性过敏原(尘螨、屋尘、植物等)。点刺实验,方便快捷,20分钟可出结果,但属于皮肤试验,严重过敏患者有诱发过敏风险,且应用抗组胺药物时不能进行,血清学检查比较安全,由于两种检查的过敏原种类不完全相同,(15%的患者可能仅皮肤阳性或血清学阳性),根据不同情况,患者可选择皮肤试验或血清过敏原抗体检查,两种检查可以相互补充。

为什么强调尘螨特异性免疫治疗?

尘螨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过敏原,又是常年性过敏原。对尘螨过敏患者,常年喷嚏、流涕、咳嗽或喘息,需要常年应用对症药物。针对尘螨的特异性脱敏治疗,可以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对尘螨耐受,从而减轻症状至根治过敏。尘螨过敏的儿童应尽早进行脱敏治疗,脱敏治疗的早期介入可以改变过敏症的自然进程,减少罹患哮喘的风险。

生物制剂是不是可用于所有过敏?

奥马珠单抗(Omalizumab)是重组人源化抗IgE单克隆抗体,是哮喘领域的第一个靶向治疗药物,在全球上市已十余年,已有13万以上哮喘患者的使用经验,新近进入国内市场。奥马珠单抗是中重度过敏性哮喘指南推荐用药,通过与IgE的Cε3区域特异性结合,剂量依赖性降低游离IgE(不针对某一种)的水平,抑制IgE与效应细胞结合,从而减少炎性介质释放,炎症细胞在气道的聚集随着减少,哮喘急性发作减少,气道重塑得以延缓。奥马珠单抗还可下调FcεRⅠ受体,产生类似肥大细胞膜稳定的作用,对过敏有持久的影响,对国内患者来讲,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。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荨麻疹也已经有了很多丰富的临床经验。

过敏体质是否可以调节

过敏体质跟基因有关,很难逆转,但过敏是否发生,受到后天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。过敏体质者可考虑试用抗过敏菌株益生菌,观察是否对个体有效。有过敏相关症状,要尽早明确过敏原,避免反复接触。建议患者均衡饮食、调节心情、适当运动、及时对症用药或脱敏治疗、生物制剂等,在专科医生的帮助下,科学管理过敏。